袁躍興
據媒體消息:近日,韓國現代英語教育開山鼻祖、韓國外交部網絡公共外交大使、韓國“善意回帖”國民運動本部理事長閔丙哲教授,再次來華進行推廣活動,準備明年在中國啟動“善意回帖”運動,並計劃招募一千萬名志願者。閔丙哲教授在韓國成功開展了“善意回帖”運動。他認為,網絡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能讓善意傳播到世界各地,通過網絡可以互相幫助,互相尊重……
為什麼要開展“善意回帖”運動?2007年初,閔丙哲教授在電視上看到一條新聞,韓國的一位年輕女歌手U-Nee,因長期在網絡上遭到網民的無端謾罵、攻擊而自殺,這使得閔丙哲教授非常震驚。就在那年春季學期的一堂英語課,閔丙哲教授給課上的570名學生佈置了一個作業,給那些本不應該遭受毫無根據惡評攻擊的人留下鼓勵和善意的回帖,結果,那些遭遇網民惡評攻擊的明星的博客和個人主頁瞬間增加了5700條善意回帖。韓國當地的一家媒體報道了這件事,併在公眾中產生了影響。2007年5月,在多人的幫助與支持下,閔丙哲教授發起“善意回帖”運動,向社會告知惡意回帖的危害性。此後,“善意回帖”運動逐步從校內走向社會,並不斷發展壯大。
目前,“善意回帖”運動在韓國獲得了較大的影響,韓國陸海空軍部隊、294位國會議員、6000多所學校、100多個團體都加入了這一活動。截至2013年年末,“善意回帖”突破500萬人次,參與“善意回帖”活動的人數幾乎達到了韓國人口的十分之一。
韓國蔚山教育廳有一個數據,“善意回帖”運動發起之後,韓國蔚山地區的校園暴力事件大幅度減少,與去年同期相比,案發率降低64%。其中小學校園暴力事件減少94%,中學校園暴力事件減少74%,高中校園暴力事件減少33%。網絡上的“善意回帖”,對消除現實的暴力行為帶來積極的影響,人們在網絡上的文明行為、道德操守和倫理準則,化為現實的行為,這是“善意回帖”的社會效果和意義。
這一“善意回帖”運動,自然使我們想到我們現在的網絡生活。觀察我們的網絡回帖、博客回帖,其中也存在著“毫無根據的惡評攻擊”、“無端謾罵”這種非理性、非文明的一面。從網絡上一些涉及的文化事件、文娛事件和道德事件中可見,有很多網絡回帖充滿了不忍卒讀的污言穢語。這些惡意回帖,沒有理智控制、沒有道德責任約束,以罵人為樂。
在網絡中進行“善意回帖”,是我們的網絡文化心理合乎邏輯、合乎倫理的發展路途。我們要為自己的網絡秩序創造一種理想的環境,它應該是有利於發展我們所有的高尚的情操,彰顯倫理文化的正義性和人性溫暖。 (原標題:“善意回帖”讓我們好好說話)
- May 07 Thu 2015 20:14
“善意回帖”讓我們好好說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